从美国暴乱事件反思,是什么影响了区块链的普世?

起因

之前看过一个脱口秀节目,有这样一个段子。

一个黑人走进超市,买了一个很小的东西,等到收银台时,他告诉收银员,拿个袋子帮他把这件小商品装起来。

收银员当时有点奇怪,说:你就这么一件一件小商品,直接拿在手上不就完了吗?非得再拿多个袋子,你懂不懂环保啊?

这个黑人回答说:我他妈才不管什么环保,我只知道等下我出超市大门的时候,如果我直接拿着这个小商品而没有袋子的话,保安一定会走过来盘问我。

“你用手拿的这件东西你付过款了吗?”

所以现在我根本要拿个个袋子装起来,我还要收据,而且收据不能放袋子里边,而要像中式快餐那样钉在袋子的外侧,这样我才好放心走出超市的大门。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背后隐藏的种族歧视的寓意可真是让人有点笑不出来。

近日里,远在大洋之外的米国,发生了黑人聚众抗议警察暴力执法事件,起初我也不太明白,自今年新冠肺炎以来,米国已经死亡超过十万人之多,美国一直也没有发生过最具争议的人群,但为何因为一个黑人的死亡,却爆发了如此之规模的民众暴力抗议的场面。

区块链思维

真相

在我看过一段视频后,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那个视频讲,像最近这件黑人被警察打(致)死的事情,已经是经常发生的了,之前也已经发生过多次,那么问题是,为什么米国会发生黑人经常被警察打死的事情?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虽然种族歧视在美国是触犯法律的,任何人都不能够恢复任何理由对他人进行种族歧视,如果你发现有任何人有种族歧视,都可以报警。

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一种歧视叫内隐式种族歧视,就是对方虽然不讲不说,但内心那种歧视确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这种歧视,法律也是无能为力的。

比如,有一次两个黑人在星巴克里被店员报警,报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讲这俩黑人占据了一张桌子,而结果什么都没点(咖啡),而结果是警察来了后把这俩黑人抓走了,甚至事后星巴克的老板在电视台专门因为这件事对这俩人道了悔。

第二,就是警察的暴力执法。就一点我们我们开始讲的那个段子,如果那位黑人这个时候还在解释,并且还想把手伸进袋子里试图掏出那个购买商品的收据时,警察这个当时一定会立刻拔枪并大喝一声:举起你的双手!

如果这个时候你胆敢不听或正在犹豫不定时,“啪!”的一声枪声响过之后,这个世界就跟你彻底没有关系了。

由于这次,米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激烈的民众抗议,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这次黑人被警察暴力致死,估计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底层民众的诉求得不到倾听。

区块链思维

反思

其实歧视在各行各业都是存在的,在区块链行业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区块链已成为国家战略,并被明确为新基建的底层部分。

国家大力发展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行业内却涌现出现流量天花板的声音。按说随着国家的承认,各种政策的普及,应该有更多的人进入才对,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2008年诞生的区块链,原本是信息技术家族中“养在深闺”的新成员。因近年来数字货币受到大量资本炒作,作为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才被人们广泛认识。

然而,当“币价”持续下跌、投资热情退却之后,人们发现,仅靠资本并不能铺就技术发展的星光大道。

任何技术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往往只有在不断更新迭代,实现性能成熟、稳定,并与其他技术逐渐结合、与上层建筑反复磨合之后,才能实现广泛应用。

从这方面看,如何实现上层与下层的磨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幸运的是国家也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正在主动关注并维护相关技术行业的健康成长。

但是这个磨合中间还有一个重大阻碍:精英阶层构建的层层壁垒。

区块链思维

我上篇文章中提到,智能合约不能成为法律,而应该去正视如何处理复杂的社会纠纷。可能触犯到了某些精英阶层的利益,被一位专家建议多去学习智能合约。

这种事情其实和上开篇提到的段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我买商品必须要用袋子和我使用区块链产品就要去学写代码是一个逻辑。

换句话说,我不会写代码,不懂只能合约的开发,就只能被动接受编辑好的逻辑,而这个逻辑是经过精心包装,代表精英阶层利益的产品。对于这个他们来说,普通人想来参与区块链,想来分新基建的蛋糕?做梦去吧。

技术没有真伪,没有好坏,是中性的。作为普通人,我们不想永远在底层挣扎,我们希望所谓的上层建筑能听到我们的诉求。

我不希望我们永远仰望所谓大佬的身影,我希望行业的壁垒能够被打破,我希望那些隐藏的歧视不复存在,我更希望区块链这项伟大的技术能够真正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比如创业门槛,比如阶级壁垒。

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权利,每个人的诉求都应该得到倾听,区块链应该广为人知,为人民造福,而不是成为精英阶层行业垄断的新工具。

正如凯文 ? 凯利所说:我们只有“倾听”科技所偏好的方向,并使我们的期待、管理和产品服从于这些科技所内在的基本趋势,才能从科技中获得最大利益。

当我们对科技的利用贴近于科技所偏好的轨迹时,我们才会在管理复杂性、优化利益和减少科技带来的伤害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原创文章,作者:智链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liancj.com/?p=883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